50年前美俄冷戰期間,競相登月證明國家實力,登月點都在月球赤道附近,現在科學家認為月球南極才是寶地,科學家相信這地方可能有大量冰,可提取燃料和氧氣及飲用水。久違近半世紀,俄羅斯將再次登月,且與印度同時登陸月球南極。
1976年蘇聯最後一次探月任務,Luna-24帶回月球土壤樣本,這次登月是Luna-25,11日將從莫斯科以東5,550公里處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Luna-25會花五天飛向月球,然後在月球軌道停留五至七天,然後降落在極地三個可能著陸點附近。
Luna-25重1.8噸,攜帶31公斤科學設備,將從15厘米深岩石採集樣本,以測試是否有凍結水。俄羅斯研究員表示「月球是地球第七大洲,我們註定要馴服它」。
歐洲太空總局原計劃將Pilot-D導航相機安裝在Luna-25測試,但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就中斷與俄國合作。但俄羅斯政府表示繼續登月計劃,並用俄羅斯製造的科學儀器取代歐洲太空總局設備,號稱生產現代俄羅斯史上第一個中國探測器。總統普京也在去年表示,儘管受全面制裁,蘇聯還是於1961年將第一人送上太空。
但俄羅斯國內也有反對聲浪,6月俄羅斯航天局長稱這項計劃有高風險。因在南極著陸,世界沒人這樣做,他預估成功幾率約70%。
外媒評論,雖然蘇聯時代俄國航天業很強,但現代俄羅斯航天業在政府偏重軍事支出,一直面臨資金不足,現在俄羅斯航天仍依賴蘇聯時技術,也發生許多負面事件,包括腐敗醜聞和發射失敗。這次為了避開火箭發射時散落物,俄羅斯將撤離遠東地區一村居民,不過稱只有百萬分之一可能性。
不只俄羅斯本月搶進月球南極,印度7月14日也發射月船3號,最近成功進入月球軌道,8月23日月球極地著陸。俄羅斯政府稱兩個任務不會互相妨礙,因著陸區域不同,還表示月球有足夠空間容納。印度月船3號將進行兩周實驗,Luna-25將工作一年。
俄羅斯原定2027和2028年發射Luna-26和Luna-27。Luna-26任務是在月球軌道進行遠程科學測量,為下次登月任務的可能通信中繼,Luna-27將攜帶土壤鑽機。俄羅斯通信社報道,由於早期設計使用外國製造零件,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重新設計Luna-27,以中薩爾達傳說品取代。Luna-25與27目的都是尋找月球風化層上層揮發物和水冰,研究風化層結構和含量,以及研究月球極區近地表塵埃、電離層與散逸層。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