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初,微軟正式宣布對Xbox Game Pass服務體系進行全面調整。原本的分級方案被重新命名為Essential、Premium和Ultimate三個層級,其中Ultimate會員從原來的19.99美元漲到29.99美元,漲幅高達50%。這次價格變動不僅讓玩家譁然,還爆發了退訂熱潮直接讓官網癱瘓。

給沒用過Xbox會員的小夥伴介紹一下,Game Pass 是微軟於2017年推出的核心服務,號稱「遊戲界的網飛」。它允許用戶在訂閱期內自由遊玩庫中上百款作品,包括不少首發即加入的重磅遊戲,例如《忍者外傳4》《守護者》《高能人生2》等。Ultimate層級更是提供雲串流、主機與PC雙平台通用、會員折扣等一攬子權益,是整個Xbox生態的中心紐帶。可以說,沒有Game Pass,今天的Xbox生態就少了一半吸引力。

對於會員漲價,微軟解釋稱,這次調整是為了「確保長期的內容質量與服務穩定」,漲價背後包含了多重壓力:首先是雲遊戲基礎設施與伺服器運維成本;其次是授權費用和內容採購成本不斷上升;再者,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後,Game Pass的內容體量膨脹,也讓財務端的壓力更難忽視。
然而玩家們不買微軟的賬,直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將「降級或取消訂閱」,人們認為會員漲幅過高、超出心理承受範圍,還質疑「首發遊戲越來越少」,訂閱價值在縮水。GameStop甚至宣布暫時「無視」新價政策,仍按每月19.99美元的舊價售賣Ultimate訂閱卡。

目前微軟Xbox近期的漲價頻率和幅度已經和想不開差不多了。先是在今年五月份,宣布全面調漲所有主機和硬體周邊的售價,讓原本就已經大幅落後的Xbox主機吸引力變得更低,存在感也是幾乎要不見,但在漲價這條路上Xbox還是一路飆升沒有停,短短幾個月又宣布了Xbox主機的另一波調漲,最貴的Xbox Series X 2TB主機居然要價800美元。遊戲的部分,《天外世界2》原本也是想一口氣漲價到80美元,但可能發現遊戲的並沒有賣那麼貴的本錢,就還是按照70美元的價位段售賣。
Microsoft is raising prices on Xbox consoles yet again in the US due to "changes in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 Shinobi602 (@shinobi602) September 19, 2025
Series S from $379 ➡️ $399
Series X from $599 ➡️ $649
Series X Digital from $549 ➡️ $599
2TB Series X from $729 ➡️ $799https://t.co/e3pWrn30al pic.twitter.com/Eoj9S2KS8b
之後推出的新掌機售價同樣離譜,白色低階款掌機要價600美元,而黑色高階款更是高達1000美元。到了本月初,微軟又突然更改了自家獎勵點數Microsoft Rewards,用來兌換Gamepass訂閱服務的方式變得沒有以前方便和優惠了。

當微軟宣布會員漲價後才知道,原來上面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給XGP做鋪墊。才不到一天的時間,微軟就宣布旗下訂閱制遊戲服務Xbox Game Pass要迎來大調整,雖然介紹說是有在訂閱服務裡面加入更多東西,但同時價格也更貴,最低階的Essential漲價三成,中階的Premium漲了近兩成,而最多人用的XGPU和PC Game Pass更是漲超過六成的費用。如果跟2023年的7月之前相比,Game Pass的費用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面翻了一倍有多。

2017年至今Xbox Game Pass與網飛 Premium的成本上漲狀況
如果說以前的Game Pass是一場共贏,玩家以低價換來豐富的遊戲體驗,微軟以訂閱換取用戶粘性——那麼現在,它正滑向一個危險的方向:微軟正在透支信任,而玩家在流失耐心。漲價可能短期內拉高收入,但長期看來,訂閱人數下降,品牌受損才是真正的代價。

事實上,這已經在發生了。根據The Verge的報道,部分地區訂閱增長已經放緩,用戶留存率下降。越來越多玩家選擇只在特點時期(如遊戲首發月)短期訂閱,而不再持續續費。微軟想做「遊戲界的網飛」,卻忽略了遊戲不同於影視——一旦體驗和價值脫節,玩家轉身離開的速度比想像中快得多。微軟想賭玩家離不開Xbox生態,但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哪家巨頭能永遠消耗玩家的信任,Game Pass或許還能再漲價一次,但玩家的耐心只能被透支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