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代與Tarsier Studios分道揚鑣以後,Supermassive Games接過了《小小夢魘》的衣缽,創作出了一款與《黑相集》一樣令人大失所望的系列作品。
但作為一部獨立解謎遊戲,單看《小小夢魘3》的製作水準,還是處在正常範疇之內的,而且這一代也像Tarsier Studios的新作《生靈重塑》一樣,將二代的「假雙人」做成了真正的雙人模式。

因此《小小夢魘3》真正的問題其實在於Supermassive Games在「模仿」《小小夢魘》的過程中,暴露了他們與原製作組相比過於平庸的關卡設計水準。
也正是如此,只有普通作品質量的本作完全無法滿足《小小夢魘》粉絲們對這一經典IP的預期,造成了過大的落差。

單人遊戲變「雙人成行」
作為曾經開發了《小小夢魘》前兩部作品的傳奇開發商,Tarsier Studios的新作《生靈重塑》一改《小小夢魘2》的單機雙角色模式,為新作遊戲中的兩位主角都提供了玩家控制支持,將其變成了既能聯機又能本地的真雙人遊戲。

而從萬代手中接過了《小小夢魘》IP的Supermassive Games也選擇了這一「創新模式」,將《小小夢魘3》變為了一款既能像《小小夢魘2》一樣單人操作,也能像《雙人成行》一樣雙人聯機的合作遊戲。

只不過與隔壁工作室風格十分鮮明、隨時都能被粉絲擁護為真正的《小小夢魘3》的新作不同,Supermassive Games這個以互動恐怖影游見長的製作組手中的《小小夢魘3》反倒更像是一部刻意模仿《小小夢魘》操作風格、同時又在美術上沒有什麼進步的同人作品。

不僅如此,與《小小夢魘2》營造出的小六mono互相陪伴的「偽合作」體驗不同的是,Supermassive Games所做的不僅僅只是在《小小夢魘》中加入了合作模式,而是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進行了對《雙人成行》的刻意模仿。

可不論是與《雙人成行》還是與「單人硬行」的《小小夢魘2》相比,和突然在主線中想起自己是跑酷遊戲的《垂死之光》一樣,《小小夢魘3》所謂的「合作」關卡設計,只是潦草地偶爾在遊戲流程中塞入幾個需要合作以及需要特定角色能力才能解決的障礙而已。

除此之外,遊戲中大量的關卡內容都是不需要合作的純趕路,如同給一款本就是單人的遊戲臨時塞入聯機模組一樣,完全沒有一款合作遊戲該有的雙玩家之間的緊密互動感。
尤其是在搭載了AI隊友的單人模式下,玩家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小小夢魘3》甚至比《小小夢魘2》還像單機遊戲,頗有一種帶了個一鍵跟隨寵物的割裂感。

削減到不像續作的互動演出
雖然一直以來,《黑相集》系列的劇情評價都十分低迷,但在遊戲製作工藝上,Supermassive Games手下的這麼多部作品的確為玩家帶去了任何真人互動影游都無法望其項背的頂級互動體驗。

但《小小夢魘》這樣的「弱敘事」(至少是在Supermassive Games眼中)遊戲顯然不是他們的強項。
因為就算你從未接觸過《小小夢魘》系列的前兩部作品以及新作《生靈重塑》的試玩Demo,那除了風格鮮明的謎題與美術風格外,單單通過遊戲的實況影片你也能立刻分辨出Tarsier Studios堪稱頂級的BOSS交互與動態追逐戰的緊迫感設計。

可《小小夢魘3》完全就是一款「弱交互」遊戲,不僅地圖又長又空且缺乏特色,使玩家的解謎體驗更多花在了趕路上,對美術風格和謎題設計留不下多少印象,就連前兩作為人津津樂道的BOSS潛行環節在這一作中也毫無特色,缺乏緊迫感與設計感。
總體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玩萬代的前傳手遊《極小夢魘》一樣,整體體驗只能算作是在玩遊戲,不能算作是玩到了一款優秀的《小小夢魘》。

後記
更何況,由於前兩作的故事除了部分未展開的背景設定外已經趨於完整,基本可以看做已經完結,因此採取了與前作幾乎毫無關鍵的獨立劇情獨立角色、還沒有針對前作留白進行展開描寫的《小小夢魘3》在立項上就有些狗尾續貂之意。

因此作為一款頂著《小小夢魘》IP的續作,《小小夢魘3》雖然在遊戲製作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失誤與過錯,但有前作珠玉在前還要利用同一IP推出續作,那平庸就是Supermassive Games在這次接盤改編中犯下最大的原罪。

優點:
- 1.採取了雙人合作設計,實現了玩法擴展
- 2.設計中規中矩,挑不出優化上的錯誤
缺點:
- 1.美術設計過於平庸
- 2.關卡設計過於平庸
- 3.合作謎題設計缺乏互動感
評分: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