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想買自主品牌大眾汽車,有可能要從中國進口。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昨天,大眾汽車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最大的工廠宣布,將暫停生產包括高爾夫
、途觀
、途安
、途岳
在內的多款核心重磅車型。
原因居然是晶片短缺。
晶片作為歐洲的核心產業,為什麼德國會缺晶片呢?原因在於荷蘭。

之前,一家為小米、華為、蘋果、OV等手機廠商代工的公司聞泰科技,通過多年的資本布局,收購了安世半導體。
結果今年10月,荷蘭突然以「公司存在治理問題」為由,強行接管了這家公司。
這就好比,你去買二手房,錢都已經付了,房產證也辦了,你也住進去了。物業突然跳出來說,你不能住在這裡,還把你趕了出去。
結果,因為內部管理混亂,荷蘭安世半導體在歐洲的生產,受到很大影響,無法正常供貨。

這就導致在歐洲設廠的大眾、奔馳
、寶馬
、豐田
、福特
等汽車品牌,受到嚴重影響,產能近乎停滯。
肯定有朋友會問,國外汽車廠家因為缺乏晶片而被迫停產,為什麽國內沒有影響呢?
這就不得不介紹安世半導體(東莞)工廠了,它是整個安世半導體公司的生產製造基地,年產晶片超1000億顆,占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

雖然歐洲出口被限制,但供應國內完全沒問題。所以,國內的車企並沒有受到晶片斷供的影響。
而德國大眾的高管表示,如果真的因為半導體產能問題,導致工廠停產,後續將考慮從中國進口大眾
汽車,回德國售賣。
這大概解釋了什麼叫:「傷人800,自損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