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ally is the golden ratio of ass shots in anime pic.twitter.com/rtZbAfO4aw
— Ramza (@TypeRamza) September 9, 2025
是這樣的,前陣子外網有一張街頭抓拍特別火,不知道你們刷到過沒有?說是有人在日本新宿的歌舞伎町街頭,拍到了非常戲劇化的一幕:
一名男子坐在路牙上,脖子上掛著頭戴耳機,一手緊緊摟著醉倒的女人,轉頭卻與身旁另一名女子深情擁吻。
歌舞伎町にオープンマリッジいて草 pic.twitter.com/xn5yH0oxWT
— 山田風涼介 (@yamadanomane) September 19, 2025
由於照片內容的資訊量太過龐大,構圖還帶著西方油畫般的質感,讓人遐想無限,所以很快就在X平台引發了熱議。
再加上如今AI工具足夠成熟,各類改圖和二創作品也跟著一起刷屏。

當時我刷到一條吐槽的推文特別有意思。
有人為了驗證那張照片的美學構成,直接把 「黃金比例」 螺線疊了上去,結果沒想到居然意外貼合,簡直像量身定做的一樣。
黄金比 pic.twitter.com/Ie9XNVaGJc
— eric ゑリッ久 (@shinobu_books) September 21, 2025
我真是笑噴了,瞬間聯想到以前上網衝浪時,刷到的那些鋪天蓋地的「黃金比例」梗圖。
its getting difficult to have a good posture while coding. why does it always looks like the golden ratio. pic.twitter.com/b795RhcacK
— saumya (@samxtwtt) September 23, 2025
現代社會對身體形態的要求,呈現出單一化和標準化的趨勢,而完美的身材往往會跟黃金比例掛鉤。
好像不管是名畫、明星還是風景照,什麽玩意都能套個螺線說是「符合美學」——特別是動漫角色的屁股。
this really is the golden ratio of ass shots in anime pic.twitter.com/rtZbAfO4aw
— Ramza (@TypeRamza) September 9, 2025
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尻」一直是星彡P研究人類多樣性的過程中,一門極具象徵意義的課題。而黃金比例的螺旋,似乎迎合了阿宅們對紙片身體的想像和期待。
孩子們,這真的不好笑。屁股,大不如圓,圓不如黃金螺線。當你有天像我一樣閱尻無數,終究會拋棄主觀的對脂肪的有色視角,從而回歸到線條本身。
The Golden Ratio fits so well, it's not even funny. It's a perfect ass 🛐 https://t.co/fVrzQ3VkVU pic.twitter.com/9ReWMpNPOv
— Lucas Prestes (@retrucalucas) October 2, 2025
有些角色的臀部形狀實在太完美了,很難不會產生聯想:「這個畫師是不是真的用黃金螺線來參考的?」
當然,有關黃金比例的吐槽,在外網並不少,有條件的可以搜索「the golden ratio」的關鍵詞找到一大堆梗圖。
這裡BB姬拋磚引玉,隨便給到幾個其他的例子:

但你要說「黃金比例」這玩意屬於玄學嗎……?倒也不是,畢竟生活里確實處處都存在黃金比例。
(#友情提示:接下來一部分內容可能稍顯枯燥,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快速跳過)。
以前有一個義大利數學家叫 斐波那契(1175年-1250年),對歐美來說,誇他是中世紀最偉大的西方數學家一點也不為過。
在一次埃及之旅後,他出版了一本叫《計算的書》的著作 ,把十進制引入到了歐洲,也就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阿拉伯數字(當時歐洲還在用羅馬計數)。

這本1202年出版的《計算的書》包含了許多希臘、埃及、阿拉伯、印度,甚至是中國數學的內容。
其中一個數兔子的數學問題,涉及到一段獨特數列:從1開始,任何兩個相鄰的數之和,產生了數列中的下一個更大的數,即1 1=2;1 2=3;2 3=5;3 5=8……
於是有了1,1,2,3,5,8,13,21,34,55,89,144,如此至無窮——這便是所謂的「斐波那契數列」。
在頭幾個數字之後,任何一個數與下一個更大數的比率大約是0.618比1,而與前一個較小的數之比大約是1.618比1。

經過一些數學推導,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數字具體是:(1 √5)/2,是一個近似值約為1.618的無理數,用希臘字母φ(phi)來表示。
古希臘哲人很早就認識到了1.618這個數字的神奇之處,並稱之為「黃金比例」或者「黃金平衡」。它的奇妙之處在於其倒數為自身減1,即 1/φ=φ-1 ≈ 0.618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兩個數字,1:1.618…的結果就是0.618…


相關知識傳到歐洲之後,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及其深遠的影響。達芬奇(1452年-1519年)就特別迷戀黃金分割,有意識的運用在自己設計里。
如果你想要畫黃金螺線,目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斐波那契數列的每個數字為邊長,依次畫出一系列正方形。然後在每個正方形的頂點畫一個90°的圓弧,互相連接起來。


這段螺線沒有具體邊界,而且形狀恆定。從螺線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向內無限擴展和向外無限擴展,既達不到中心,也沒有終點。
不僅數學上獨特,而且在自然界中的許多結構中可以發現,如貝殼的螺紋、銀河系的旋臂、颶風的形態、植物的分枝模式等。

順帶一提,除了1:1.618的「黃金比例」以外,還有一個1:1.414的「白銀比例」,在東亞文化圈也很常見。
這裡的1.414就是√2的近似值。
我們傳統習慣稱為「方五斜七」,也就是正方形邊長5,斜長7的近似勾股弦率——算是一種中國古代對無理數√2的近似表達,數千年來為工匠所習用。

因為√2的數學性質,白銀比例的矩形對半切開,能得到2個同樣白銀比例的矩形——作為對比參考,一個黃金比例的矩形,我要沿著短邊切出一個正方形,得到另一個黃金比例的矩形。
現代生活里最常見的一個白銀比例的案例就是列印用的A4紙:你把A3大小的紙對半裁開,可以得到2個同樣比例的A4紙,以此類推。

這種比例體現了一類簡潔、均衡的東方傳統審美意識。
相比修長的黃金比例,運用在角色設計上更容易實現可愛、輕鬆和穩定的效果。比如像日本那邊的設計參考書,經常拿哆啦A夢、HelloKitty、蠟筆小新之類卡通角色來舉例。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讓我們繼續講黃金比例。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JOJO的奇妙冒險》漫畫第七部《飆馬野郎》(STEEL BALL RUN,簡稱SBR)?
幾個月前動畫宣布的時候,就有網友發現視覺海報的構圖遵循了黃金比例,這事在X上還引發了一波熱議。
I noticed that the #SBR key visual follows the golden ratio.
— Pixie_master42 🇧🇻 (@LarsSjursen) April 12, 2025
DP is using SPIN to make this a perfect adaptation.#JoJosBizarreAdventure #JOJOSTAGE pic.twitter.com/B3UPPUzIS5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其實黃金比例本就是這部作品的核心設定。第七部的兩位男主,核心能力都和黃金螺線息息相關。
給沒看過原作的朋友大致解釋下:
簡單來說,他們會用全身構造黃金比例的矩形,讓身體與精神達到「完美」狀態,再以鐵球或指甲為媒介,打出「完美的黃金迴旋」,將力量傳導出去,產生無限旋轉的能量。

原作里有一句名台詞:「完全なる黃金の回転エネルギー!(完美的黃金迴旋能量!)」,B站一搜就能找到各種JOJO 7的劇情解說。
聽著挺玄乎的……其實這裡的迴旋軌跡,就類似於數學上的「黃金螺線」,原作有一段專門講黃金迴旋的軌跡是怎麼畫出來的。


當年漫畫連載時,國內貼吧和論壇還因此吵翻了天。很多網友覺得荒木畫錯了,甚至調侃荒木不懂幾何。
但其實荒木沒畫錯。漫畫裡演示的畫法,是用正方形的內接圓的圓心來畫弧;而大家更熟悉的、類似動畫海報里的黃金螺線,是找正方形頂點畫弧線。
兩種方法只是起點不同,頂點的畫法更直觀、更方便一些,但本質是同一個東西。


現在「黃金比例」早就成了JOJO吧的月經貼。
每次只要有讀者剛入坑第七部《飆馬野郎》,大概率都會帶著同一個疑問發帖:「為什麼漫畫到處都是黃金長方形?」
接著留言區就徹底歪樓,各種「黃金比例屁股」的梗圖、萌寵圖全冒了出來——你就說鼠鼠的形狀肥美不肥美吧。
不光是玩梗,現實里很多企業LOGO,比如蘋果、舊推特的藍鳥標誌,設計師是真的刻意用黃金比例的圓弧做分割。
只不過,有些設計師會明說設計思路,但更多時候,你根本猜不到那些流暢的線條是這麼來的。

也正因網上玩梗太多,到後來我徹底懵了。多少有點傻傻分不清,是好看的構圖天生就貼合黃金比例,還是因為遵循黃金比例設計,才顯得好看的呢?
嗨呀,想不通就不想了!不管什麽東西,只要覺得好看,直接套個黃金比例螺線上去就行,反正自己玩梗玩得開心最重要。
這不,BB 姬拿之前文章里用過的圖片素材試了試,你還別說,套完之後看著還真挺像那麼一回事,連我都差點信了!


完全に副会長に骨を抜かれてしまった
— ユーカリ🐨🌿 (@yukari_oniku) September 20, 2025
第一印象でアナル弱そうとか言ってたの誰だよ許せん

可能有人還記得,之前BB姬介紹過一個日本的免費插畫素材小人網站,叫irasutoya。
如果你也想玩黃金比例構圖的話,可以找到背景透明的PNG圖片素材(需要科學上網工具),網址放在這裡了:
https://www.irasutoya.com/2018/10/blog-post_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