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池模式」或許是遊玩《羊蹄戰鬼》的絕佳選擇,但部分玩家認為,該模式的一項核心設定亟需大幅調整。
《對馬戰鬼》的「黑澤模式」是系列標誌性特色之一——該模式添加黑白濾鏡、膠片顆粒效果,甚至調整音效,以此致敬傳奇導演黑澤明的作品。儘管「黑澤模式」曾引發些許爭議,但它的水準似乎難以超越;而《羊蹄戰鬼》卻憑藉「三池模式」做到了這一點。
和此前的「黑澤模式」一樣,「三池模式」的靈感源自導演三池崇史的作品,這意味著阿津的冒險旅程中,會加入近乎誇張的血腥效果與泥漿元素。儘管多數玩家認同,額外的血腥細節讓「三池模式」成為遊玩《羊蹄戰鬼》的最佳方式,但不少人認為,過量的泥漿效果實在有些過火。
「我以為這模式只會讓戰鬥更血腥,沒想到把所有人都弄得這麼滑稽」
如果你曾用「三池模式」遊玩《羊蹄戰鬼》,想必會發現:該模式不僅讓敵人的出血量大幅增加,還會讓場景中飛濺的泥漿變多。這些泥漿會把阿津從頭到腳糊滿,但Sucker Punch工作室在這一點上或許做得有些過頭了。
由於《羊蹄戰鬼》的大部分過場動畫採用遊戲內實時模型製作,「三池模式」產生了一個詭異的副作用——你對話的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會渾身裹滿泥漿。在系列的Reddit社區中,用戶Kegg02分享了幾張展示這一奇特效果的截圖,並指出Sucker Punch應該調低「三池模式」中過量的泥漿。
Kegg02的截圖顯示,即便是站在原地不動的NPC(甚至還有一隻狐狸),也會從頭到腳沾滿泥漿。留言區玩家一致認為,目前「三池模式」的泥漿效果實在太多,不少人因此乾脆關閉了該模式。



玩家們似乎普遍認同,對「三池模式」而言,最佳解決方案是添加一個開關,讓玩家可以自定義遊戲中血腥與泥漿效果的強度。許多《羊蹄戰鬼》玩家都對「三池模式」提出了相同的批評——儘管「泥漿過量」或許本就是該模式設計的初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