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2025年02月19日 首頁 » 遊戲速遞

畢業、優化、向社會輸送人才,不管叫法有多好聽,裁員現如今幾乎已成為懸在各行各業打工人頭頂的達摩克里斯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之劍:你可能沒什麼問題,活幹得也很溜,但總有一天還是會失去工作。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年後這不到兩周時間,茶館就發布了數篇和裁員以及被裁後遊戲人重新出發有關的稿件,昨天,廣州圖森未來的3A團隊一夕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解散的消息也如野火燎原般引發熱議。

今天這個團隊沒了,明天那個製作人走了,都不再算是新鮮事。

作為一個媒體編輯,我在扮演觀察者的過程中都會時常納悶,一方面感覺遊戲行業的增長趨勢強勁,未來光明,但一方面裁員消息又漫天飛。頗有種「嶄新萬物上升如明星,我卻烏雲遮目」的矛盾之感。

而對於海外遊戲人來講,情況也沒好到哪去。海外機構Obsidian Publish的公開數據顯示,在2023、2024年,海外被裁遊戲人的人數分別為10466、14639人,2025年這個數字是漲是跌,還尚無定數。

隨著遊戲工業化的進程愈演愈烈,遊戲人也逐漸變成流水線上的螺絲釘,那麼問題來了,在這些數以萬計的被裁大軍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藉由InGame Job對2024年裁員潮的崗位與職級的調查分析,我們得以一窺海外遊戲業裁員究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國內外市場環境有巨大差異,但這份報告,一定也能反映國內的一些情況。

全文編譯如下:

過去兩年裁員對遊戲行業產生了什麼影響?
InGame Job 首席執行官 Katya Sabirova

大規模裁員是過去兩年的主旋律——且尚未結束。儘管許多從業者開始看到行業穩定的跡象,但這場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

InGame Job在2024年春季啟動的《2024年遊戲行業就業大調查》聚焦了2023-2024年歐洲的裁員情況,讓我們能夠大致了解到底哪些崗位受衝擊最嚴重、失業的遊戲人找到新工作需要多久、以及他們的收入和職場條件如何變化。

哪些崗位受衝擊最大?

從職級資歷來看,裁員波及所有層級的從業者,無論資歷深淺。

初級、中級和高級員工中,裁員比例為23%-26%;主管/高層比例略低,為15%-16%。

但重回崗位的速度卻因職級顯示出較大差異。

更加資深的從業者往往在裁員後能夠更快找到新工作,而中下層從業者則會面臨更多挑戰。調查時,有10%的中級和9%的初級員工在被裁後仍處於失業狀態,而僅有3%-5%的資深、主管及高層人員未就業。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從職能領域看,藝術、QA(測試)和HR相關人員受創最重,他們分別在受訪總量中占比28%、27%和25%,藝術和QA崗位從業者失業後再就業速度的速度也很不樂觀——調查時仍有10%的美術師和11%的測試人員處於待業狀態。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而QA和HR相關崗位的的薪資在2024年相比2023年也有所下降。這種下滑與裁員密切相關,因為相關崗位機會有限,從業者往往不得不接受更低的薪酬以縮短求職周期。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被裁後多久能找到新工作?

在2023-2024年換工作的受訪者中,超半數在三個月內找到新職位。我們推測,這部分人群多為主動離職者。

令人擔憂的是長期失業數據:12.3%的人花費6個月至1年找到新工作,8.1%耗時超過1年。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按職級資歷細分,剛入行的初級從業者往往最為脆弱——近一半的初級受訪者表示,他們花了六個月以上的時間才找到新工作。中級和高級員工的時間差不多,中級員工的速度略低於高級員工。只有 5-6% 的中級和高級員工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尋找新職位。

頂級專家和高級領導的求職速度更快,62% 的人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找到了新職位。然而,有25%的人表示,他們花了六個月以上的時間才找到下一份工作。

我們認為,這是因為這些級別的專業人士有更多的時間、金錢和靈活性來仔細選擇符合他們期望和要求的職位。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職能領域的數據則進一步凸顯了QA、藝術及HR相關崗位從業者的普遍困境。

QA崗位的處境最艱難:近半數受訪者求職超6個月,其中26%耗時超1年。類似地,10%的藝術崗和HR崗位從業者也花費了超過1年時間才找到新工作。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海外遊戲行業招聘、獵頭公司Values Value的招聘主管Sasha Kononenko表示:「UA圈子裡有一個有趣的趨勢:2024年冬末至仲夏,求職者數量激增。但到秋季,多數人已入職,現有員工對跳槽極為謹慎。」

「而美術師們的就業環境日益嚴峻——由於競爭激烈,職位空缺數量有限,那些剛進入就業市場的人很難找到新的機會。」

有多少人被迫轉行?

總計10%的受訪者在裁員潮中離開了遊戲行業。

轉行比例最高的是初級從業者,比例達31%。這一數字意義重大:近三分之一的初級從業者,未來的中堅力量,因無法找到工作而離開行業。這場危機正將年輕人推向其他領域,拖累行業增長,削弱創新活力。

其他職級的轉行比例分別為:中級11%、高級8%、團隊主管5%、高層專家11%。

按職能劃分,則有28%的QA崗、32%的HR相關從業者、15%的分析師、14%的產品或項目經理、9%的市場營銷人員及5%的程式設計師轉行。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換工作後職場待遇有何變化?

調查顯示:

  • 44%的受訪者在2023-2024年換工作後薪資或職級有所提升;

  • 24%遭遇降薪或降職;

  • 21%薪資職級維持不變;

  • 如前所述,10%被迫轉行。


在裁員潮之前,工作變動往往是薪資增長和職業發展的可靠誘因。然而,新數據顯示,大規模裁員擾亂了這一趨勢。

2023-2024 年,25%的中層人員和26%的高層人員表示,他們在新工作中接受了較低的薪水和/或職位。同樣,15% 的團隊負責人和 10% 的高級專家也經歷了同樣的情況。

初級員工依然最為困難。有36%的初級員工在換工作後接受了更差的工作待遇。

按崗位細分,同樣還是QA和HR崗位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此外,許多遊戲設計師(25%)、藝術家(31%)和程式設計師(27%)在去年換工作後,收入和/或職業發展都出現了下滑。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一位歐洲大型遊戲工作室的被裁員工表示:

「我花了約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六個月才找到新工作。前幾個月我並未積極求職,因為要優先處理與前僱主綁定的工作合同問題。而且不幸的是,除了找工作外,被解僱的人往往還要解決很多其他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處理情緒崩潰,因為被解僱總是很痛苦的,尤其是當裁員來得猝不及防時。」

「求職本身就是一種全職工作。我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打開領英,然後為每個想投遞的崗位定製簡歷,但我精力有限。這讓我意識到找工作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是通過人際網路。因此,打造個人品牌是個好主意。最好是當有人在尋找你工作領域的人才時,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你的名字來。」

「現在我在一家規模遠不及前司的公司工作,我的收入減少了,而且醫療保險、公司團建等福利都消失了。但我對此持冷靜理解的態度:因為現在我有更多機會直觀地看到我的工作成果和我的貢獻了。」

當前遊戲行業就業市場趨勢如何?

企業招聘策略有何變化?求職者如何調整談判策略?未來就業市場將如何發展?

「企業仍然會設立高門檻,並希望求職者100%匹配崗位需求,但同時又在壓低薪資預期。」Sasha Kononenko指出,「似乎企業留下的妥協空間越來越小——例如,有潛力的求職者可能需要時間來培養技能。但多數僱主似乎不再願意提供成長的窗口,他們總希望新員工能夠立即上手並立即做出成果。」

「而求職者則更關注穩定性:他們更看重公司是否有大項目、整體的盈利狀況或投資背景,以確保這家公司不會突然倒閉。穩定,已成為核心訴求。

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

若受裁員影響且求職困難,如何避免無限期失業?

Sasha Kononenko也建議打造個人品牌,也就是增強核心競爭力,並以此發展人脈。

無論你是從事公關、開發還是藝術。常在行業內的社交網路上「刷臉」,對每個人來說都已必不可少,打出個人知名度,認識更多的人,意味著更多的機會。這在裁員泛濫的當下,是每個人的寶貴資產。

強大的個人品牌與人脈能顯著縮短求職周期。現在是擺脫內向和羞澀,主動分享個人成功與失敗案例、行業見解,參與討論並拓展人脈的時代了。主動聯繫目標公司的招聘經理或人才主管,即使暫無需求,也能為潛在危機遊戲行業到底哪些崗位容易「被優化?」做好準備。

Sasha Kononenko建議每個人都問問自己:「如果明天被裁,我想去、能去哪家公司?」列出清單,查看崗位空缺,提前與相關招聘者建立聯繫。未雨綢繆,方能從容應對。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